- 黄耿桦;黄建;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作为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正致力于通过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跨越。因此,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以湖南益阳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消费者使用意愿模型,并揭示了多主体交互对市场渗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品牌形象、产品性能和情感连接是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的核心驱动因素。对此,通过技术创新、服务优化与品牌价值传播可有效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意愿,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42;No.205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尹晓奔;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历史内涵。立足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特点,进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利于推动地方发展,但在其转化过程中,仍面临着政策协同困境、技术赋能短板及市场化瓶颈等问题。基于此,可从以下方面构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系统性转化路径:一是顶层设计,构建“红色+”协同治理体系;二是科技与文化双赋能,激活资源传播力;三是基层共建,培育内生发展动力。通过以上举措有效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从“保护利用”向“价值增值”的跃升,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025年04期 v.42;No.205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 夏小华;周蒙蒙;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赓续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化自信;保护文化生态,改善乡村整体风貌;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完善文化治理,助推乡村治理有效。然而,当前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仍存在特色内容缺乏、数字载体支撑不足、人才储备不够等问题。为此,需要结合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发展措施:以“文化+创意”打造乡村特色品牌;以“文化+数字”搭建乡村网格平台;以“文化+人才”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这些措施可为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5年04期 v.42;No.205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陈坤;代雅文;
在政府治理体系中,基层公务员作为政策落实与事务执行的关键主体,承担着连接政府与群众的重要职能。然而,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议题。研究以安徽省362名基层公务员为样本,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探究其公共服务动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基层公务员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且公共服务动机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即公共服务动机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组织支持感与自我效能感在公共服务动机与职业倦怠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可从公务员遴选、培训、考核等维度提出针对性策略,为公共部门优化人才管理、缓解职业倦怠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04期 v.42;No.205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王海松;肖霞;
生态农场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为生态农场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有效路径。基于此,以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景区为案例,依据共生理论,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结构化数据分析,总结了生态农场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共生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农场与乡村旅游共生系统包含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及共生环境,且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动态演进特征;生态农场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机制及其内涵维度具有阶段性特点。紫鹊界梯田景区通过乡村基层组织的引领,采用特色经营模式,注重新技术应用,有效促进了生态农场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2025年04期 v.42;No.205 9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